工業建筑設計就一般結構形式而言,常見的為框架,排架,沒有民用建筑復雜,當然對做結構的來說,學不到太多知識(指結構),但工業廠房荷載較復雜,如果對工藝不熟悉的話,不大好做,特別是動力設備較多。民用建筑設計,出圖量大,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能要求深刻,但工期比較緊,工作比工業累,做出的東西更有成就感。按設計面積提成時,往往能拿到較高薪水。工業建筑設計形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,很少有混凝土高層,分析的方法也沒有民用的復雜,而且工業牽扯的專業多,工期相對寬松。但工業的比較繁瑣,一些小東西要算要畫,經常改來改去。
民用建筑設計院的業務范圍主要是針對民用,具體包括:酒店,寫字樓,體育館,會展中心,高層住宅,商品房,別墅,幼兒園,學校等等都是經營范圍;工業建筑設計院主要針對的是工業方面,具體包括:碼頭,熱電廠,工業園區,經濟開發區等等。單層工業建筑自然簡單,多層工業建筑還是比較復雜的,
一、是荷載取值不同;
二、是荷載組合計算方法不同;
三、是設計流程不同,民用建筑設計中結構專業比較有發言權,工業建筑一切服從工藝,這里存在很多結構上不合理,但只能在結構內消化,如果你翻出規范說不可,只能是你的眼界還太窄,比如:大開口、位移大、限制尺寸等等,你只能從體系布置和材料應用上想辦法,改工藝?不可能,等你當項目負責人吧,但基本沒有希望;
五、結構布置要服從工藝需求,設備占滿了空間,很多懸掛和動荷載都要在構件設計中考慮,混合材料應用較多,有時的確分不清體系了。比如,大跨鋼骨梁、考慮吊裝的雙T板屋面、墻上留孔等造成的梁的不連續和錯位,煩??!
六、民用建筑里最復雜的就是轉換,在工業里卻比較常遇:一二層輕、其上負重的廠房不在少數吧,底層設備進出口要求抽柱也常見。
七、很多抗震的控制參數,比如:位移、剪重比在工業里很難控制,那些參數的制定來源多是參照民用建筑的統計數據,在工業建筑里是否適用?不滿足會有什么后果?在計算中湊滿足了,實際使用會符合多少?
工業建筑要求設計者在局部上的精細,不代表放棄大局觀的把握,其實很多問題的來源是體系應用的不合理,這更需設計人有高屋建瓴的眼界。
文章源自:江門工廠建筑 http://www.xingbasicw.com/